首页 >> 供销记忆
 
供销社——被高楼淹没的记忆
发布日期:2018-04-13浏览次数: 字号:[ ]

???????在计划经济的年代,供销社就像一个百宝箱,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,当年,我国数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供销社这个热闹红火的地方。1978年改革开放,国家逐步取消了商品统购统销政策,个体经营者如雨后春笋般出现,人们购买商品再也不用凭借各种票证了。如今,供销社这个概念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记忆,但是在一些乡村,还留存着供销社的遗址,这些遗址常常唤起人们与供销社有关的一些记忆……

  当年最牛的单位

  冯迷柱经营的供销社,房屋还是过去的房屋,柜台还是过去的柜台,人们的生活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“随着社会的发展,村里的人们渐渐走出大山,去追求更好的生活,村里的人越来越少了。尤其是2005年,全县实施拆乡并镇之后,十九号乡政府被曹碾满族乡政府合并,乡政府和学校先后撤离,村里的人就更少了。”冯迷柱的话语里带着一些无奈,如今,来供销社买东西的顾客,也只是村里仅有的100多名村民。不过,冯迷柱又说:“这房是自己的,没有租金等费用,商品的成本小,价格低,所以村民们还是习惯在我这里买东西。一双胶鞋,进价17元,卖19元,这要是在县里,不可能卖这么低的价钱。”他介绍说,供销社每个月平均能卖2000元的商品,一年下来卖到2万元左右,因为利薄,他一年的纯收入也只有2000元,这点钱根本不够维持生活,他和老伴不得不在经营之余耕种农田。置身冷清的供销社,面对零星的顾客,冯迷柱说:“这里曾经是老百姓心中最牛的单位,而今如此萧条,真是今非昔比啊!”

  的确,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,由于商品紧缺,商品都要凭票供应,买东西都得求人,供销社的售货员是社会上十分吃香的职业,负责人更是社会上的“红人”。家住凉城县的赵喜曾经于1983~1986年间,在凉城县永兴乡(现在为永兴镇)供销社做售货员,他告诉记者:“我在供销社站柜台,我的家人和亲戚朋友都能沾上光,买东西相对容易、方便一些,所以他们也成了街坊邻里羡慕的对象。当时,好多政府领导的子女放着行政单位的工作不干,非要进供销社上班。”在他的记忆中,有一个词印象深刻,那就是“双百万”,永兴乡供销社每年零售额100万元,收购额100万元。

  9月14日,记者在凉城县,和一些居民就供销社当年的情况进行了交流。一位老人说:“我有一个老同学,过去是凉城县供销社的售货员,每逢中秋、春节,他都要为我准备一瓶好酒,虽然钱还得我出,但是非常领情。因为那时候,过节能喝上好酒的为数不是很多。”

  村里最红火的地方

  9月13日,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曹碾满族乡十九号村,太阳暖暖地照着大地。

  上午10时许,59岁的王英富来到位于村子最中心的供销社,他要为自己买一双胶鞋。“我们村的供销社早在1993年就解体了,现在的供销社其实就是一家门市部,只是村民一直不曾改变对它的称呼。”王英富说。记者看到,供销社是一排整齐的平房,一个正门和4个宽大的窗户已经封死了。这排始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房屋,从外观看上去显得有些破旧,但是,纵观全村的房舍就会发现,直到现在,供销社依然是村里最高大、最气派的建筑。

  走进供销社,高高的玻璃柜台和木质的货架上面摆放着烟酒糖茶等副食品和香皂、洗衣粉、洗洁精等日常生活用品,以及手套、胶鞋等货物。“老冯,给我拿一双胶鞋,这两天下地干活儿穿。”王英富对柜台里边的售货员冯迷柱说。冯迷柱笑了笑,没有多问,从货架上拿了一双胶鞋递到王英富手中。王英富没有试穿,也没有询问价钱,直接将19元钱放在柜台上,他说:“几十年了,我一般都是在这里买东西,他熟知我的鞋号,我熟知鞋的质量和价格。”

  王英富走后,店内显得有些冷清,而在供销社门口却已经聚集了十几位村民,他们坐在门前的台阶上,一边晒太阳,一边拉家常,有说有笑。看到记者过来采访,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述着供销社的情况。“那会儿,这儿最红火、最热闹,从早晨开门到晚上关门,买东西的人都络绎不绝,村里的人们有事没事喜欢聚在这里待上一会儿。”村民张三平说,时至今日,供销社依然是村子里最热闹的地方。

  凭票买东西

  9月15日,记者在凉城县居民张润和家里,看到了一台保存完好的蜜蜂牌缝纫机。“这是35年前,我准备结婚时,从十九号村供销社凭票买到的。”张润和说,当时,为了能买到一台缝纫机,他托了好多关系,才弄到一张票。

  1960年以来,由于商品资源不足,国家根据实际状况,制定了定点、定时、定量供应的政策,购物的时候需要持各种各样的购物票,比如粮票、肉票、布票、油票、化肥票、农药票等。“这些购物票在当时司空见惯,现在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,成为一些人收藏的东西。”张润和回忆,在他七八岁的时候,印象最深刻的是许多东西都要凭票购买。“那时候没有电灯,家里用煤油灯,经济好一点的人家就用洋灯,所以,每个月家里都会领到煤油票。此外,每年还能领到布票、棉花证等,发多少票,可以买多少东西,没有票,即使再有钱,也买不到东西。”1990年,35岁的张润和从十九号乡政府调往凉城县北水泉乡政府任党委书记,他说:“虽然改革开放已经过去十几年了,买东西不用凭票了,但是许多商品还是由供销社有计划地分配供应。我平时抽的普通烟可以从小卖部里买到,逢时过节,诸如恒大、大前门等好烟,只能由当时的厂汉营乡(现在为曹碾满族乡)供销社分配,每个乡里能分到3~4条好烟,书记和乡长可以优先购买。”

  对于上个世纪40年代或5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,回忆当初购物的经历,他们必然会谈起供销社。对于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,虽然没有凭票买东西的经历,但是供销社也是人生中一段特别的记忆。家住呼和浩特市的80后张琪出生在凉城县十九号村,在那里,她度过了自己的童年。“小的时候,我最爱往供销社跑。那里不但卖糖果饼干,而且还卖新衣新裤,摆满了吃的、用的、穿的各种商品,空气里始终弥漫着油盐酱醋、葱和蒜的味道。”张琪说,那时,供销社都是高高的柜台,把营业员和顾客隔开。柜台里面摆着铅笔、本子、削笔刀,每每透过柜台的玻璃,看到这些东西,她和小伙伴们都要悄悄议论半天,眼馋半天。她经常抢着帮家里打酱油、买调料,然后用剩余的几分钱,买上几颗糖块。

  见证生活的变迁

  “1949年9月1日,由农民集资入股办起了凉城县第一个供销社联合社。供销社联合社组织及门市部,成了农民唯一的服务部门,当时,农民对供销社拍手叫好。”凉城县供销合作社主任梁臣对记者说。采访中,记者试图寻找见证凉城县供销社成立的老人,但是他们有的已经不在人世,有的年事已高,根本没法接受采访。只有一位老人,见证了十九号村供销社的成立。

  “1958年,我举家搬迁到十九号村居住,次年,十九号村供销社成立。当时,政府没有财政拨款,筹钱的唯一办法就是发动群众入股,成为供销社社员。我当时入了3块钱的股,还有的村民入了5块钱,股金不等,剩余的钱全部是国家贷款。最初,入股的社员每年都会拿到几毛钱的分红。后来,因为入股的社员太多,分红的数额小,领取红利的手续又繁琐,好多社员都主动放弃了股金。”说起供销社,78岁的张万银打开了话匣子,他和老伴在十九号村居住了整整50年,3年前,才去到凉城县,和儿女们一起生活。在老人的记忆中,老供销社的房子是一排土坯房,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油盐酱醋、肉、布料、锅碗瓢盆等日用百货,都到供销社去买。在集贸市场不发达、不普遍的年代,供销社在人们生产生活、城乡物资流通中的地位非常重要。

  除了张万银,还有一位老人,也见证了十九号村供销社的兴衰历程,他就是至今留守在供销社的售货员,59岁的冯迷柱。“1972年9月,在供销社最为繁盛的时期,我有幸进入那里工作。之后的20年当中,先后做过售货员、炊事员、仓库保管员、采购员。因为供销社盛极一时,我家很快加入了村子里面富裕户的行列。”冯迷柱说。

 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,国家逐步取消了商品统购统销政策,个体经营者如雨后春笋般出现。80年代,全国供销合作社经历了由官办改民办的过程。梁臣说:“1993年,全国的供销合作社进入全面转制改革阶段,凉城县17个基层供销社全部下放给乡政府管理,并且负责改革。”就在这一年,十九号村供销社机构解体,4位村民入股成为供销社股东,分别经营不同类型的商品,冯迷柱就是其中之一。他说:“改制之后,供销社生意越来越惨淡,4年之后,就维持不下去了。”1997年,十九号村供销社彻底倒闭,乡政府不得不对其进行拍卖,冯迷柱怀着对供销社的恋恋不舍之情,以1.8万元的价格购买了其中两间门市部,一直经营到现在。

  被超市商场取代

  “1993年之后,全县的基层供销社逐渐都解体了,原来被人羡慕的工作人员都一次性买断了工龄,资产也被一次性拍卖。1994年,凉城县供销社也处于人员瘫痪、机构瘫痪的状态。”梁臣告诉记者,在之后的4年里,凉城县供销社经历了数次体制改革。1998年,在人员买断、资产拍卖、退休人员一次性安置之后,凉城县供销社转为事业单位。2010年之前,这个仅有5名职工的单位一直在忙着解决下岗人员再就业等转制遗留问题。期间,供销社尝试过社有企业等形式的发展,但是都没有成功。直到去年,凉城县供销社才又迈出了新的步伐,这就是包括农资连锁经营网络、日用消费品现代流通网络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、农畜产品购销网络在内的新农村流通网络建设。

  如今,走在凉城县街道上,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超市和百货商场,却再也找不到供销社的踪迹,当年的供销大楼已经被现代化的高楼取代。只有在一些偏僻的乡村里,还可以看到供销社的遗址,依稀能够唤起人们对于供销社的一些记忆。

  从最初的供销社、合作社,再到超市、百货大楼、大型购物商场,从国内购物到国外“血拼”,人们的购物场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;从凭票购物、现金购物到电视、网络购物,还有现在网上流行的二手物品置换,购物方式也在不断地创新。作为凉城县供销合作社主任,梁臣有着自己的想法:“供销社合作社仍具有其独特的优势那就是有多年来长期扎根农村,服务三农,与农民群众形成的血浓于水的信任关系。所以,只要将供销社的改革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,找准定位,体现价值,坚持不懈地做出努力,供销社就一定能够发挥独特作用,重振辉煌。”



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